2019年7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研究与开发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五届金融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的60余位金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研修学习。本次研修班旨在提高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科教学与研究水平,使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深入了解金融学科发展的前沿,学习和交流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搭建一个国内金融学骨干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分社和数字教材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
7月20日上午,本次研修班隆重开幕,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领导致简短的开幕辞,热情欢迎各位骨干教师的到来并介绍了授课专家的情况。随后,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为大家做了《从金融理论到金融艺术——金融经济学教学与金融投资实践》的主题演讲。徐高先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与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等职。徐博士从老师们普遍关心的大众投资切入,重点讲了金融理论在投资实践中的作用,强调了要将理论“艺术地”应用于实践,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下午主要针对金融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展开研讨,“人大芸窗”数字教材营销编辑郭辉首先在会上作了题为“人大芸窗数字教材解决方案——以《财政学》为例”的主题演讲,郭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数字教材在金融学教学中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及促进教学改革所起的作用,并以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政学》数字教材为例,详细演示了“人大芸窗”数字教材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景,引起与会老师的极大的兴趣。《财政学》数字教材不止提供与纸质教材同步的电子内容,还提供丰富的PPT课件、视频、习题等电子资源,同时提供强大的课堂管理功能如布置作业、进度统计、成绩统计及错题统计等,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自学使用。随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以《国际金融学》为例,为大家分享了2.0版教育改革背景下《国际金融学》课程设计的探讨。蒋先玲教授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是2019年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蒋教授首先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式,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信息技术对教学形态的改变,围绕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打造五类“金课”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打造好线上“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现代化人才。
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勇教授做了题为《包含金融元素的宏观分析:基础、前沿与研究选题》的报告,分析了金融因素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通过大题具体翔实的案例说明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不仅是显著的,而且具有普遍关联的特征,然后重点分析了如何将金融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和将宏观金融模型应用于政策分析的问题。
21日下午,深圳瀚德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彤博士围绕金融科技尤其是金融科技的现实意义为大家做了心得分享。曹彤先生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管理学博士,师从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dward Prescott,曾任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等职,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席所长、全国金融青联副主席、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顾问、及中国中小企业金融科技协会会长等职务,曹博士从什么是金融科技(Fin Tech)讲起,谈到了金融科技的全球现状和本质,重点讲述了金融科技的现实意义以及瀚德金融做的探索尝试,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金融学研究视角。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材研究与开发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领导为大家颁发结业证书,本次研修活动圆满结束。